劉銳? 陽云云? 王海娟

出于實用和迷信而信教

在蘇北D村調(diào)查家庭教會,完全是個偶然。

進村的第三天下午,被訪者因有急事,突然結束離開。4個人閑來無事,就隨機找村民聊天,一個叫潘梅的婦女在家門口沒說幾句,便講起了信教經(jīng)歷。

潘梅以前患有鼻竇炎,每當病情發(fā)作便會頭疼,有時甚至全身不舒服。潘梅先后去了縣市多家大醫(yī)院,反復治療也無效果。一嫂子知曉此事,便向她傳揚信教好處。既然患難的人都進了教會且看起來不錯,天天吃藥打針無論花多少錢也不見效,信一下不要錢的耶穌為什么不可以呢。

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潘梅進了教會,積極參加教會活動,她感覺身體好了些,混沌的心理產(chǎn)生了對宗教的好感。2005年,潘梅家計緊張,她就托人在南京找了家工廠,收拾妥當后準備第二天出發(fā)。沒想到出門那天,家里養(yǎng)的8只鴨子突然趴下,任憑怎么驅趕都站不起來。這些鴨子昨天晚上還好好的,為何她只是決定暫不信教就出了事。她突然間感覺到對神不忠的莫名恐懼。

那天剛好是周三,教會照例要做禱告,她趕緊到教會禱告并懺悔,希望神不要怪罪她的鴨子。等她禱告回來,家里鴨子竟然正常,她認為神在對她警示,自己不該出去打工,于是就留下來,更熱烈地信教,現(xiàn)在她已是MZ教會的負責人。

D村還有很多或者因病因貧和天災人禍信教,或者是因祈求家人平安而信教的故事。當然也有特殊原因,如MZ組有個婦女,第一胎生了女兒,她極其想要生個兒子,鄰居就勸她到教會禱告,沒想到后來果然生個兒子,她覺得這個兒子是神的恩賜,專門定制一面錦旗送到教會,不僅逢人就夸兒子的“天命”,而且也進了教會,且?guī)?歲的女兒。

信教的故事林林總總,信教的主體卻是婦女和老人,據(jù)知情人透露,MZ組有70%~80%的人都信教,上了年紀的人,70%~80%的人都去教會。說是教會,D村除一家稍微正規(guī)外,其他3個較大的都是家庭教會,還有很多小型家庭教會。現(xiàn)在D村不少婦女老人都養(yǎng)成進教會的習慣,家人(包括自己)身體不好的,家庭矛盾不休的,現(xiàn)實生活受挫的,都會到教會洗滌內(nèi)心,念念經(jīng)、做做禱告。

受村莊信教氛圍的影響,教會擴張速度很快,現(xiàn)在20~30歲的人也會信教,他們平時去南方打工,一到節(jié)假日回來,都會去教會禱告。家家信教的后果是,有些小孩很早就受教義濡染,心智成熟后就成為篤信的教徒,村民也極易將生活本身迷信化,對奇跡或變故進行神化解釋。

有個30多歲的教徒“做見證”時說,她年輕時曾一度困惑和迷茫。鄉(xiāng)村路燈為了節(jié)約,平時都不開。有天晚上她走夜路,突然路燈全部亮了,頓時眼前一片光明,她堅信是神的指示,帶她走出光明,勇往直前。

該教徒的“見證”很神奇。從生活常識來說,她應該是受到挫折,然后經(jīng)過自我反思和沉淀,逐漸強大并擁抱現(xiàn)實的。她卻用一次奇跡來說明收獲的心靈平靜,讓那些正在痛苦中的年輕人看到了信教的好處。正是各種“做見證”及相互交流,讓那些人相信神的存在是真實的,只有神能保佑實現(xiàn)愿望、治愈創(chuàng)傷。

教會的發(fā)展與紛爭

D村是普通的農(nóng)業(yè)型村莊,在村的人多是386199部隊,村民主要靠打工和種田來謀生。對于在村的老弱婦孺來說,公共文化生活的缺乏實在是件要命的事。有老人反映說,在家里呆久了,不僅渾身疼痛,還會憋屈和煩悶。但去村里走走,又為無人可聊天、無地可坐下而失落,還是要無奈地回家。D村的紅白喜事上也會有歌舞和小曲,但那些露肩膀、露肚臍,甚至有淫歌艷舞露天表演,尚有羞恥感的婦女老人不屑觀看。

如果說因病因貧信教只是一時之需的話,因精神寂寞和生活不確定性帶來的信教則更為廣泛。要滿足村民的精神生活需求,不僅需要物質(zhì)配備,還需要理念引導。D村的一些教會為了吸引信眾,發(fā)展自己,上演了各種教會分裂的故事。

D村最早信教的人叫劉祥,他今年71歲,信教40多年。開始信教是因為妻子失去理智,說哭就哭,說笑就笑,有時說見到了鬼。劉在親戚的介紹下,偷偷陪妻子信教,不久,劉自己也信教了,開始他們還偶有聚會?!拔母铩逼陂g聚會停止,劉主要在自家學習,他也會跟著喊“毛主席萬歲”,但他私下里不跪拜偶像,也不燒紙燒香,主要是因為圣經(jīng)上說,要學會順從,要靈活向前,即國家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就行了。

D村所在的S縣于1950年成立“三自”教會,在各鄉(xiāng)鎮(zhèn)片區(qū)有負責人,50人以下不設教堂,只設立祈禱組聯(lián)系點。憑借執(zhí)著的信念、靈活的策略及秘密的機制,劉祥度過了艱難時期。1988年國家恢復宗教信仰自由,S縣的地下教會打著“三自”的名義暗地里傳播。S縣統(tǒng)計的全縣信徒有10萬人,其實還有很多教會沒有上報。我們在D村調(diào)查的4個教會只是規(guī)模較大,還有一些分散流動的聚會點,只有劉祥的教會經(jīng)過上級認可。

劉祥1988年到鄰村學習,那里有個20多人的教會,因為對負責人的脾氣、做事看不慣,另外,劉覺得負責人講授的不合真理(其實是劉與負責人爭奪領導權失敗)。一個月后他就回家,隨后在ZX組找到另一個教會。教會發(fā)展到30多人時,“奉獻”開始增多,遂設立會計、保管員,當時經(jīng)常有撬“奉獻”箱偷錢的情況,沒過多久該教會宣告解散。劉說,“教會要有好名聲,要有好行為,私自克扣發(fā)展不久”,他又回家呆了幾個月。本村有教徒鼓動辦教會,劉就在家里搞教徒聚會,第一個安息日時有十多人。幾個月后,鄰村的村長批塊地給劉祥,主要是他的家屬信教,請求村長支持教會活動。劉祥就鼓勵信徒“奉獻”和家屬捐贈,很快集資上來7000多元并蓋起3間房屋。

因為有正規(guī)場所,又有村長支持,劉祥的教會發(fā)展很快。劉祥為了擴大影響,積極支持村莊公共事務,還幫忙村里做宣傳。在農(nóng)業(yè)稅時代,村里下達任務,劉要求信徒帶頭交,贏得村干部贊譽。不久,他又找到村里,要了些土地用于擴建,給地的是個小組長,他說,基督教教人向善,擁護地方治理,信教是件好事。新建成的教堂花去3萬元,可容納100多人,信徒們“奉獻”幾千元。剩下的錢除開找人捐款,劉祥先墊一些并四處借錢,當然,剩余的費用也是從后來的“奉獻”中補償。

從劉祥的信教經(jīng)歷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劉信的并不是“三自”教會,否則,他在大集體時期可進入正規(guī)教堂,按照國家對宗教的定義,除了“三自”教會,其他教會不合政策要求,其發(fā)展也是受排斥的。改革開放后家庭教會崛起,劉祥的信教活動從地下轉為地上,并于1993年得到宗教部門的批準,主要是他所從事傳教活動正常,且規(guī)模比較大。

劉祥也按照“三自”教會的組織模式設立堂委、傳道員、領唱員等。他的教會后來也出現(xiàn)分裂,主要是教會內(nèi)部爭奪權力,然后一批人出走,成立新的教會,前后有兩批人自立門戶,總共帶走100多人。分裂的教會相互不來往,劉祥說,“忠誠的信徒,拉也拉不走,就算出去了也會再回來,不會去別的教會,要是去了其他的教會,神不會保佑他的”。MZ組有個從劉祥那分離出的教會,通過堂委的不懈努力,很快聚集起來30多人,負責人用大家“奉獻”的錢買個老房子。不過,也是同樣的問題,堂委之間有矛盾,又有分贓不均的問題,該教會再次出現(xiàn)分裂。

教會的邪教化傾向

除了劉祥的教會得到認可,分離出的教會再也沒能“合法化”。D村的教會為了擴大勢力范圍,想出多種方式,其中之一是集資建教堂。劉祥最自豪之處在于,他的教堂及設備全是教徒的“奉獻”,教堂每年還向縣“三自”交300元,宗教局交300元。他的教會有100多信徒,每年的“奉獻”就有1萬多元。

其他教會就沒那么幸運。雖然有負責人說,“大家做禱告,感激神,給點錢,沒有金額限定,憑內(nèi)心隨便給。問人要錢,就信得不真了”。但一個MZ教會的教徒說,“進了教會,不交錢不行,不然,他們會教育你,你這病是神保佑好的,應該交錢感謝神。還說,要是有點偏差,神就不會保佑你,生病是因為信的不到位,‘奉獻’得不到位”。

每到年底的時候,打工的人回來,教堂也會暗示要“奉獻”,每次至少要20~30元。

村民對教會邪教化的認識是從不斷的“奉獻”開始的,有些老婆婆本就家庭困難,她們省吃儉用,每次聚會都要5塊、10塊的奉獻,甚至會偷家里錢,家屬因此很反對,覺得教會在騙錢蒙人。有的教會信徒不穩(wěn)定,有人信了一段時間就不再去,與教會要求奉獻有很大關系。

D村有個教徒后來退出主要緣于奉獻。他說,“信教的每次聚會都要帶錢去,就是騙錢的,沒錢不讓你去。什么好事都說是神在保佑,有病上醫(yī)院治好了,也認為是神治好的,到教會去放鞭,感謝神,說如果教會不保佑他,病就治不好。他們挨家做工作,勸人去求神,說神能保佑一家平安。實際神在哪里?也看不到,交錢就是騙人”。

雖然劉祥強調(diào),信邪教的人不在教堂,都在家里,說什么神會到處跑,他們只會將人拉到家里傳教,是“關門教”。但曾是劉祥教友,也曾在他教會活動過的錢梅,于7年前與全能神攪和在了一起,她曾經(jīng)幫全能神信徒印冊子。她的侄子發(fā)現(xiàn)了宣傳冊,告訴了劉祥,劉祥遂向上級部門舉報,縣牧區(qū)領導的處理是,撕了相關的文本材料,并找錢梅談話,看她態(tài)度不錯,就把她放回去。錢回去后又走上原路,她把一部分書籍私藏了起來,被傳道員徐洋發(fā)現(xiàn),并打電話舉報。徐洋原來也在劉祥的教會,他是個有才的年輕人,與教會堂委產(chǎn)生矛盾,就轉到錢的教會做傳道員,錢梅又表示自己悔改了,向當?shù)氐淖诮填I導人寫了保證書,一些全能神教徒也不再去活動。但上級堂委要求該教會重組時,但錢梅不服,與分離者打起來,說破壞她的教會,D村書記出來安撫說,以后支持她的教會,有機會就批地建教堂。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劉祥辯解說,“錢梅不是帶頭傳教的,是被人誘惑的,人的智慧不一樣,信仰不一樣,還是她信得不真,如果拿圣經(jīng)教育她,她就知道錯了”。但有教徒告訴我們說,教會分裂看起來是正邪之分,假基督教傳的是歪道,但實質(zhì)上是為了爭權。上例中的徐洋舉報,與內(nèi)部權力爭奪有關。雖然公安機構很重視打擊邪教,但要抓邪教徒并不是易事,常常是教會頭目之爭,才會帶來舉報和發(fā)現(xiàn)。只有天天看圣經(jīng),體會很深的堂委才能分辨邪教,只聽不看的人很容易上當。

真正的邪教如果不“地上化”,很難發(fā)現(xiàn)證據(jù),主要是其活動極其隱秘。他們做禮拜的儀式是:

(1)信徒進教堂后朝西跪下,做禱告,相當于一次精神洗禮,讓信徒們的心安寧下來,聆聽神的教誨,禱告時間可長可短,一般幾分鐘;

(2)找個地方坐下,集體唱詩,由領唱員帶著大家一起唱,印有專門的冊子,大概持續(xù)一個小時;

(3)禱告,大家都跪下來向神念禱告詞;

(4)做見證以及奉獻,感受到神恩的信徒們向神奉獻。信徒在奉獻之前向大家陳述自己所蒙受的神恩,如神保佑度過了難關,給了自己何種啟示;

(5)布道、傳道者引經(jīng)據(jù)典,給大家解讀圣經(jīng),并通過現(xiàn)實生活引導教育大家,布道過程持續(xù)一個小時;

(6)再次做禱告,禮拜結束。

教會的活動很不公開,不接受上級監(jiān)督,也少與其他教會交流,做見證環(huán)節(jié)極易神化信教或者再迷信化,有時甚至會邪教化。另外,講解的圣經(jīng)本身,也有很強的隨意性和引導性,容易滋生邪教生長空間,上述的將奉獻與信仰掛鉤也易斂財。對于那些不識字、資歷淺的教徒來說,很難覺察出傳教的真?zhèn)?,他們又因現(xiàn)實困境,急于獲得保佑而信教,因此很容易被邪教鼓動,誤入歧途。

D村的邪教組織除宣揚反動思想,也有發(fā)展教徒的任務,發(fā)展到一定教徒后有回扣,初始信邪教者還會得點化妝品。有些人因此沒日沒夜地傳教,被他們鼓動的人不顧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平時到處流竄,長期不回家,帶來的是家庭破裂、妻離子散。如果真信上邪教,陷進去很難出來,只有被打擊的命運。

教會也會偶爾“地上化”。2012年底,正是社會上流傳的“世界末日”到來時間,D村有些神秘的教會開始活躍,他們散發(fā)小冊子,到處給人講“世界末日”,說“現(xiàn)在是國度時代,不是耶穌時代”。得益于民眾的舉報,派出所抓捕了一個邪教小頭目。自此之后,有些教會更加隱秘化,不僅不再公開傳教,而且聚會也很神秘。

宗教管理的缺位與影響

正規(guī)教會有宗教管理。居于高位的是基督,是信徒每天禱告的對象,是公認的唯一神。但是神在天上,不能與所有信徒都進行溝通,就要通過人間代表——牧師來實現(xiàn)。S縣基督教有三大教派:長老會、耶穌教會、神造會。全縣僅有一個王姓牧師,他負責全縣教務;牧師之下是長老,總共有40人左右,分布在各個片區(qū),長老管“三務”,即財務、事務、教務;執(zhí)事管后勤;傳道者不計其數(shù),每個點都有1~2個,全縣480個批準堂點。

一般情況下,一個教會的堂委有5個人組成,分別是組長、副組長和3個成員,堂委被教徒統(tǒng)稱為“教會工作人員”,堂委一般年齡較大,信教時間長,正規(guī)的教會老中青結合,年輕堂委受神學院培養(yǎng)。堂委的角色分為神圣、世俗兩種,世俗角色負責教會財務管理、教會建設以及環(huán)境衛(wèi)生等工作;神圣角色即傳播福音。專門傳播福音的人稱為傳道者,每個教會都有1-2個領唱員。

劉祥的教會名義上歸縣“三自”教會統(tǒng)一管理,但“三自”教會對農(nóng)村教會的業(yè)務指導很少,對家庭教會更是難以甄別管理。劉祥的教會雖然與“三自”教會源流有別,但在被納入縣統(tǒng)一管理后,傳道的人都要經(jīng)過縣“三自”培訓半個月,一般是長老、牧師、執(zhí)事講,有專門的講義。信徒們所說的某人信邪教,主要是依據(jù)上級的圣經(jīng)講解??h里一年來審查2~3次,除開檢查教堂的設施設備和宣傳材料,還有就是教育堂委自覺抵制邪教。D村所在的鄉(xiāng)鎮(zhèn)有個片長,經(jīng)常到縣三自開會,傳達上級會議精神,劉祥作為教堂負責人,經(jīng)信徒選舉后需經(jīng)過片長同意確認。

除了對批準教會管理的表面化,縣“三自”對農(nóng)村教會支持也不多,教會維護及運轉開支主要靠教徒奉獻完成。2012年縣“三自”要蓋“合一堂”,要求下面的堂點要向縣里做奉獻,繳納金額依情況而定。劉祥的教會100多人,向上級奉獻了18000元,這筆資金來源于信徒的早年奉獻。MZ組的家庭教會有30多人,雖然沒有經(jīng)過批準,也積極繳納3000元,他們想借此被上級認可。有些家庭教會趁機宣揚自己,鼓動教徒多奉獻并從中聚斂民財,有個負責人不久就蓋起了兩層小樓。

需要說明的是,“三自”教會本來是政治性極強的組織,但在重宗教管理和社會穩(wěn)定的當下,對地下不正規(guī)教會正規(guī)化并進行一些監(jiān)督,然后從堂委中選出相關負責人,只要有能力、有文化、有名聲都能往上晉升,甚至可以進入縣“三自”委員會,這表明基督教的政治內(nèi)涵及管理方式正在出現(xiàn)轉型。在治理大于政治的前提下,只能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來保證農(nóng)村教會正?;5闻c治理本就一體兩面、相輔相承,缺失了政治的治理,其治理績效及合法性大打折扣。更嚴重的是,S縣“三自”對農(nóng)村教會的教義指導及物質(zhì)支持很是松懈,則農(nóng)村教會極易被外來宗教勢力所滲透,也極易因內(nèi)部權力斗爭及財政問題走上邪路。

D村所在的當?shù)毓膊块T,倒是很重視邪教治理,只要有人舉報且證據(jù)確鑿,公安干警會很快抓捕,在靈靈教猖狂的2~3年前,公安部門抓捕過一些邪教人員,也會找被認證的農(nóng)村教會開會,要求他們發(fā)現(xiàn)情況立刻匯報,并沿街宣傳提醒村民提防邪教。但沒人舉報,沒有證據(jù),民警也無法行動。

有的堂委會在正規(guī)教堂里傳播歪理邪說以謀私利,有的干脆組建家庭教會,騙老人婦女入教然后從事邪教活動。我們在D村調(diào)查的教會,每個都說自己是真基督教,又說分裂與邪教人員的存在有關。曾經(jīng)不太政治正確的地下教會,在社會開放后逐漸地上化,牽扯出的邪教問題不斷,異教人員叢生,至于組織化強、隱密性高的相關教會,更易滋生邪教因子。

D村有的教會接受上級組織指導,并且從上級教會那里獲得資金援助。他們不與其他教會摻和在一起。我們在湖北孝感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的教會一方面回避政府審查,另一方面對周圍教會進行考察,以確定是否屬于同一個教派。如果屬于同一教派和同一管理團隊可相互往來,如果屬于同一教派但不是同一管理團隊就只能去聽道,如果不屬于一個教派的就不能去聽道,更不能參加他們的活動。我們通過熟人介紹與教會頭目接觸,由教徒領著參加他們的聚會活動,這時候有上級頭目就過來詢問,我們是誰介紹過來,過來做什么。沒過多久,又有頭目打過來幾個電話,對我們的身份進行確認。第一次訪談較為順利,等我們想再訪談教會成員時,卻直接遭到了拒絕,再怎么澄清和解釋都沒有用,主要是上級頭目后來囑咐教徒要秘密。而該教會所在組織,不僅受到國外資金支持,能力和覺悟較高的人,還會被送到國外進修學習。

宗教部門的管理松懈只是問題之一,農(nóng)村基層組織的管理缺位影響更大。我們在鄂東南農(nóng)村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4個村干部只有一個在家,其他幾個都會外出打工,村干部不是不知道地下教會發(fā)展情況,但他抱怨說,上級只發(fā)槍,不給子彈,我們能做什么呢,現(xiàn)在也沒出啥事,只能等以后有情況再說。而我們訪談當?shù)亟y(tǒng)戰(zhàn)委員,發(fā)現(xiàn)他對農(nóng)村宗教情況知之甚少,現(xiàn)在鄉(xiāng)鎮(zhèn)的中心工作是經(jīng)濟建設,他的主要業(yè)務也變成了招商引資,本職工作變成了上傳下達和被動應付。

我們在鄂中農(nóng)村調(diào)查時,有村干部抱怨說,現(xiàn)在連村干部換屆選舉,村民都不愿過來參與,說誰當干部都一樣服務,與我無關,群眾代表會議更難開起來。現(xiàn)在是“金錢社會”,村民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在村里抓經(jīng)濟,對鄰居和村情少有關心,從下至上的民情反應渠道中斷。現(xiàn)在國家又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只有相關教會公開行動且影響村莊公共秩序,村里才會向上舉報并采取行動,否則,介入太多被說成迫害教徒怎么弄呢。

D村一個黨組長感慨說,現(xiàn)在基層黨建還不如基督教搞得好,只是在年關的時候,村書記召集所有在村黨員開一次會議,總結今年一年的功與過,同時慰問一下老黨員?;鶎狱h建已然弱化,群眾代表會議更少召開,從下至上的民情反應渠道中斷。

教會充斥的農(nóng)村未來

在調(diào)查行將結束的那天,我們采訪了一位60多歲的老黨員。他不無憂慮地說,到處都有教會,有病不去醫(yī)院,求神保佑,有的本來小病,硬是給拖成死病。教會發(fā)展教徒,挨家挨戶做工作,一天到晚找我老伴,進行各種傳教活動。我老伴身體不好,肚子里長了腫瘤,差一點命都送掉了。我送她到醫(yī)院,檢查出腫瘤,做完手術就好了,之后再勸她也不信。神能把她的腫瘤拿掉?可惜的是,老黨員的經(jīng)歷及告誡在村莊中并不占主流。

有個不信教的村民說,村里基督教派太多,他也分不清哪個正哪個邪,自己平時又忙,是否信教以后再說。我們還在為他的半信半疑慶幸時,沒想到他繼續(xù)說,母親在世的時候,經(jīng)常有人來勸,她后來又患了胃癌,有時還傷風感冒,勸的人就更多了,說是禱告一下就好。身體不好了,有人說能保你平安,保你不死,你能不信嗎?何況還有人經(jīng)常說信教的好處。

知是非、辨正邪的村民不少,但基層組織本身的治理渙散,為正邪難分的農(nóng)村教會發(fā)展提供了很大空間,其未來影響尚待觀察。

(本文為2013年湖北省社科基金“村莊空心化背景下的農(nóng)村社區(qū)文化:現(xiàn)狀、問題、對策”的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xiāng)村治理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