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來,中國已成為全球移民秩序的一個關鍵樞紐。經濟發(fā)展引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國內遷移及向外的國際遷徙。而現(xiàn)在,由于國際移入移民正開始填補勞動力市場的特定空缺,受到更好生活的承諾的吸引,中國也在迅速成為國際移入移民的重要目的地。
國家和私人資本在教育部門做的大量投資已使中國高校在利潤豐厚的國際學生市場上變得頗有競爭力。隨著中國在全球的地位日益升高,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到中國去上專門針對外國人的短期課程,以求得對中國文化的第一手了解。中國也已成為許多東南亞和南亞學生攻讀學位的選擇。大規(guī)模招收留學生一方面固然是中國政府在推行軟實力戰(zhàn)略,但許多學生申請中國大學也是基于良好品質的教育、合理的收費以及地理上接近這些因素的綜合考量。
而中國各大城市則前所未有的吸引了大批來自發(fā)達國家的商人和專業(yè)人士,中產階級和精英外國人不再被跨國公司、國際組織、外交使團以及國企雇傭的“外國專家”所獨霸。當前,中國大多數移入移民都是擁有高技能的專業(yè)人士和商界人士。
隨著中國成為整個東亞、東南亞和中亞的重心,其移入移民群體正在迅速多樣化。同時,中國正開始面臨更為永久性的移入移民社區(qū)形成的問題,許多這類社區(qū)都采取集群聚居的形式,呈現(xiàn)出職業(yè)專業(yè)化的特征。在未來十年到二十年中,這一集群現(xiàn)象將對中國的文化、區(qū)域及職業(yè)多樣化產生重大影響。? ?
另一引人注目的群體是中國的海歸派,這是一個來自于向上流動的中產階級家庭的日益增長的新精英群體,其中少數成員擁有高干家庭背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大學管理層強烈鼓勵留在海外的學生和學者返回中國從事學術工作,為其提供了一系列的特權及津貼(薪水、住房及研究資助),并不在意他們是否具有永久性的外國居留權、甚至外國公民身份。
而族群、宗教、合法貿易和非法走私、婚姻、就業(yè)、學習、移入移民和移出移民、犯罪及恐怖主義,已在中國邊境地區(qū)構成一幅錯綜復雜的跨境移民圖景。寬松的邊境管制為進出中國提供了便利的跨境交通,而且一定程度的經濟及社會整合已經產生了效果。然而這也為非法活動創(chuàng)造了空間。流入和流出中國的毒品、槍支以及人口偷渡已成為重要問題,族群和宗教因素則使問題變得更為復雜,與之相伴的黑社會及地下銀行的洗錢和融資活動變得更為猖獗。而中國政府與鄰國政府的有效雙邊合作卻尚未很好建立,所采取的協(xié)調也往往局限于個別國家或個別政府部門。中國的移民政策仍未形成,當前主要是以公共秩序問題來處理相關移民事務。在外來人口大量聚居的地區(qū),當地警方定期執(zhí)行針對非法外國人的打擊活動,一部分非法外來者被罰款、拘留甚至驅逐出境,但一種更全面的解決方案尚未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