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的創(chuàng)立一夜之間催生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區(qū),國家?guī)胖挡▌臃矫娴牟淮_定性隨之消失,歐洲內部之貿易更加簡便易行,同時營造出一種更加友好的借貸環(huán)境。此外,歐元還在政治承諾和穩(wěn)定性方面?zhèn)鬟_出這樣一個明確訊息:如今主要的歐洲國家已接納了一種共同的貨幣命運。

然而,與此同時,歐元卻立基于一些空洞的假設,如歐元之頒行將會在一個“最優(yōu)的貨幣區(qū)”中進行,允許貨物、勞動力和資本在不同地區(qū)之間無縫流轉——事實證明該假設太過樂觀了。此外,在不同的國民經濟現(xiàn)實中推行單一通用貨幣,這種導致一刀切的貨幣政策,會在位于不同經濟周期階段的國家之間產生緊張關系。在危機時期,該情形無疑將會嚴重損耗整個經濟體系。

但無論有著怎樣的潛在危機,歐洲各國均心知肚明:不加入歐元這一貨幣聯(lián)盟,它們的命運將注定不穩(wěn)定,并會被阻擋在一個龐大市場之外。歐元是一趟列車,一旦錯過將付出沉重代價,并且,許多歐洲國家的確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以求拿到該高級俱樂部的入場券。曾經揮霍無度的候選成員國承諾將沿著一條充滿艱辛的重組之路走下去,以滿足《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所設定的準入標準,包括年通脹率不超過1.5%,財政赤字最高不得超過GDP的3%,國債負擔率低于60%。

為達到這些目標,許多國家不得不著手推行嚴格的預算政策,減少浪費、限制政府開支、實行公共公司私有化、增加稅收。這些行為的政治代價對一些國家而言過于高昂,如意大利、西班牙以及希臘,它們并未經歷深刻重組便加入了歐元區(qū)

盡管相關措施依舊有限,但歐盟最終還是接受了集體金融責任,并將之作為應對財政和經濟危機的一個根本性工具。與此同時,僅僅設立一個為債務支持提供有限擔保的機制可能并非歐洲所需的全面解決方案。

像希臘、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這樣的歐盟成員國還面臨一個嚴重問題:既然消費和房地產泡沫已然破裂,這些國家便將經歷一個較長的經濟衰退期,同時將被迫支付主權債券的高利息。這將使其債務狀況更加惡化。多年投入卻無法在經濟增長和生活水平改善方面有任何奢望,與此同時,隨著債務的積累卻反而要異常努力地工作以便向國外債主還債,這樣一種前景很可能在這些國家產生一種不穩(wěn)定的政治和社會局面。由于油盡燈枯以及失去希望,這些國家也許會被迫退出歐元區(qū)和歐盟,這無論對它們自身還是對歐洲其他國家而言均是一種悲劇。

同時,違約及單方面?zhèn)鶆罩亟M均無法被歐元區(qū)所容忍,因為它會引發(fā)一定程度的不信任和恐慌,這種心理又會在所有歐元區(qū)國家的銀行引發(fā)擠兌,無論這些銀行的書面資料顯示其如何穩(wěn)健。

解決方案在于從如下兩個強制選項中找到一條折中路線:一是創(chuàng)建一種金融和政治機制,通過該機制使歐洲人民接受這樣一種解決方案,即通過以低息債券替換高息債券的方式以降低受困國的債務負擔;二是將上述有序操作的成本轉嫁給歐洲納稅人。